近日,建筑行業證書掛靠市場再次出現“天價”行情,引發業內廣泛關注。據一位業內中介發布的朋友圈信息顯示,目前市場上對一級建造師鐵路專業證書的需求激增,一家企業僅為掛靠半年,便開出了高達100萬元的價格,甚至表示即使沒有業績,只要社保配合,也能拿到高價。
?
這條信息立刻在圈內炸開了鍋。眾所周知,一級建造師掛靠價格向來是根據專業方向、證書稀缺性、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來決定的。但100萬/半年的報價已經遠遠超過此前熱門的一建礦業、水利等方向的正常行情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這還是中介口中的價格,企業實際出價或許更高。畢竟中介也要賺差價,這種“天價證書”背后,透露出的是行業供需關系的極度失衡。
?
那么,這輪證書價格飆升的背后,到底發生了什么?
?
一、專業小、證書稀缺,推高價格
首先,鐵路工程屬于小專業方向,每年通過考試的建造師數量極少,證書供應本就稀缺。需求卻相對集中,尤其是在鐵路施工資質要求嚴格、項目審批復雜的背景下,企業無法隨意更換或替代,導致價格一路抬高。
?
二、住建部門嚴查掛靠,證書“可用率”驟降
其次,全國范圍內的證書掛靠清查行動正在持續推進,尤其是社保、注冊軌跡等成為重點核查對象。很多原本流通在市場的證書因為出現多單位注冊、頻繁變更、社保繳納不一致等問題,被判定為“異常”,無法通過企業資質審核系統使用。
?
這也就意味著,雖然證書數量表面看起來還不少,但真正能用于企業注冊和資質維護的“干凈證書”大幅減少。需求沒有降低,有效供給卻大幅萎縮,價格自然飛漲。
?
三、三個月限期整改,企業爭分奪秒找人
更直接的刺激來自于住建部門下發的整改通告。一些企業因注冊建造師數量不達標或不符合資質要求,被系統標注為“資質異常”。主管部門給出的整改期限僅為3個月。對這些企業而言,短時間內找到合規證書,是能否保住資質、繼續經營的關鍵,容不得一點拖延。
?
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部分企業愿意支付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價格,哪怕只掛靠半年。他們需要“救火”,愿意砸錢解決眼前的合規問題。
?
四、河北監管平臺月度比對,壓力持續升級
以河北省為例,其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已上線“每月自動比對功能”,系統會定期比對企業注冊建造師數量與資質標準是否匹配,凡是人員不達標或存在異常注冊信息的企業,將被自動標記為“預警狀態”,并在平臺上公示,接受公眾監督。
?
這一舉措大幅壓縮了企業違規掛靠的生存空間,也倒逼企業必須在短期內補齊人員、糾正問題。這樣一來,掛靠需求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,供不應求的局面愈發嚴重,證書價格隨之飆升。
?
100萬掛半年,一建鐵路證書成為新的“香餑餑”,并非偶然。它反映出的是政策高壓之下,行業對合規證書的剛性需求,也暴露了建筑企業在人員配備上的長期依賴掛靠現象。在住建系統持續加強監管、實名制全面推進的當下,證書市場的“天價風暴”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。對于持證人來說,這是市場紅利期;而對企業來說,則是合規轉型的“倒逼期”。